
來源:華夏時報
記者李明會 北京攝影報道
“今年搞錢的‘願力’滿滿。”95後女生小曾的手機背麵貼滿了寫有“暴富”“公主請發財”“有錢花”等字樣的黃金手機貼。她告訴《華夏時報》記者,在社交媒體上刷到當下流行的足金手機貼後,她也忍不住下單了4個。“價格不貴,每個均價也就二三十塊錢,店家說是(含金量)2毫克,圖個吉利又好看。”
《華夏時報》記者注意到,當下不少年輕人熱衷於給手機“穿金戴銀”,不僅社交媒體上對於黃金手機貼的討論熱度頗高,而且線上電商黃金手機貼的銷量也較為可觀。
對此,業內專家在接受《華夏時報》記者采訪時表示,在金價高企的背景下,小克重黃金因其價格適中、設計精美而成為年輕人“可負擔的奢侈品”,反映了年輕人追求個性化、寓意化以及輕量化的黃金消費新趨勢。
90後為“小而美”買單
“都是真金、足金的。”2月26日,北京某珠寶城的一位商家告訴《華夏時報》記者,來買黃金手機貼的顧客中年輕女性偏多。她指著其中一款招財貓造型的黃金手機貼表示,這種黃金手機貼含足金1毫克,可以粘貼在手機背麵,不僅造型可愛,寓意也不錯。
記者注意到,該店1毫克的黃金手機貼售價為129元,折合每克金價12.9萬元,而該店當日足金首飾價格僅每克699元。
雖然如此,黃金手機貼依然熱銷。
在某電商平台,某品牌金飾旗艦店推出的一款售價168元的“足金發財富貴黃金貼”,就有超3萬顧客下單,一年內複購的顧客人數超過5000人。同樣熱銷的還有一家深圳水貝金店,旗下黃金手機貼售價較低,款式也更為多樣,其中2、3毫克的足金手機貼價格在20元左右,10毫克的價格在50元左右。

“這反映出年輕人在消費領域展現出了追求個性化、寓意化以及輕量化黃金飾品的新趨勢。”新智派新質生產力會客廳創始發起人袁帥在接受《華夏時報》記者采訪時表示,手機貼等日常用品與黃金元素相結合,既滿足了年輕人對時尚和美感的需求,又寄托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這種消費趨勢體現了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,以及對個性化消費體驗的重視。
財經評論員郭宇軒也對《華夏時報》記者表示,年輕人對小克重黃金產品的追捧,本質上是將黃金從傳統的投資屬性轉向情感符號消費。傳統黃金消費以投資保值為主,但年輕人更傾向於將黃金消費視為“小額投資+情緒滿足”的結合。
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發布的《中國珠寶市場發展報告(2019-2024)》也顯示,年輕消費者不再一味追求“大而重”,而是更願意為“小而美”的產品買單。
在某社交平台,關於“小克重金飾”的分享超千萬篇,有的消費者選擇小克重金飾送親朋好友,有的則選擇購入有設計感、有美好寓意的小克重金飾取悅自己。

與此同時,帶有招財等玄學含義的黃金飾品同樣風靡網絡。例如,帶有“財庫”字樣的黃金手機貼,象征著財富的聚集和儲存,有商家表示,貼在手機後麵就能“補財庫”,八方來財。

“年輕人購買具有玄學寓意的小克重黃金飾品,反映了年輕消費者追求獨特、個性化的消費體驗,通過具有設計感的黃金飾品展現自我風格。”大消費行業分析師楊懷玉對《華夏時報》記者指出,這表明購買金飾不僅是消費行為,更是獲得積極心理暗示和情感滿足的方式。
90後黃金“血脈覺醒”,成為當下“淘金”生力軍

“上了年紀真的會黃金血脈覺醒。”最近剛過了27歲生日的98年女生阿月(化名)對《華夏時報》記者感歎,過了25歲,她越來越喜歡黃金了,之前覺得俗氣,現在隻覺得自己年輕不懂事。“每次和小姐妹去金店都想買買買,對黃金有種莫名的喜歡,看到金燦燦的就有想要拿下的衝動。”
像她一樣,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黃金“血脈覺醒”,看到金價“漲”聲不斷,直言“年少不知黃金香,錯把黃金當俗物”“以前嘲笑大媽,現在理解大媽”。某社交平台“當代年輕人黃金血脈覺醒”標簽下,相關話題討論90多萬次,瀏覽量達1.9億次。
年輕消費者也成為當下“淘金”生力軍。
世界黃金協會在2024年底發布的《2024中國金飾零售市場洞察》報告中提到,雖然35至55歲的消費者購買金飾的頻率最高,但年輕消費者的力量不可忽視,特別是18至34歲的年輕人貢獻了超過三分之一的金飾銷售額。其中,對零售商利潤貢獻最高的品類,即硬足金產品,也主要由年輕消費者購買。此類產品設計新穎、單價低、輕量化的特性吸引了年輕消費群體。
由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等機構聯合調研發布的《2024年黃金珠寶首飾市場消費新洞察》也顯示,在經濟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,消費者更加謹慎,儲蓄意願處於曆史高位。這導致許多人減少了“非必要”消費,包括高端珠寶首飾。然而,黃金因其保值屬性受到更多關注,特別是年輕人開始投資“小金珠”“小豆子”等小克數黃金飾品。
在郭宇軒看來,年輕人對小克重黃金產品的追捧,本質上是經濟理性與情感需求共同作用的結果。
“金價持續攀升,大克重金飾的高昂價格超出了多數年輕人的預算。”郭宇軒在接受《華夏時報》記者采訪時表示,小克重產品以低單價形式,既滿足了年輕人對黃金保值屬性的追求,又降低了消費門檻,成為“可負擔的奢侈品”。
不過需要注意的是,小克重黃金背後也暗藏風險。郭宇軒指出,部分小克重產品溢價過高,黃牛擾亂市場秩序,可能透支消費者的長期信任。“未來,品牌需在創新設計、價格透明度和消費體驗之間找到平衡,才能持續引領這一新興市場的健康發展。”